网站首页 > 备考指导 > 笔记串讲 > 教育学 >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

浙江省2003年4月自考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真题

来源:桃李自考网
桃李自考网从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浙江省2003年4月自考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真题试题已经发布,具体如下:

浙江省2003年4月自考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010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情景教学法中,语言教师具有三种作用:示范作用、协调指挥作用、( )。

A.组织作用  B.评价作用

C.管理作用  D.监督作用

2.听说法的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是( )。

A.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  B.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

C.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  D.互动理论和联想主义

3.Asher的全身反应语言学习理论涉及三种假设:大脑中特定的语言学习的生理蓝图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大脑区域化决定了左右脑的不同学习功能;( )影响学习行为及学习内容。

A.压力  B.智力

C.能力  D.潜力

4.社团学习法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

A.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  B.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C.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及学习者与教师交流

D.学习者、教师与社会的交流

5.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

A.语言技能和应试能力

B.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C.语言知识素质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6.《英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英语学习的策略是认知策略、调控策略、( )。

A.记忆策略和资源策略

B.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

C.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D.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7.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

A.提炼学习方法和培养合作精神

B.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合作精神

C.提炼学习方法和积累学习经验

D.增强自信心和积累学习经验

8.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 )上。

A.基础  B.策略

C.能力  D.素质

9.形成性评价具有如下特征:人文性、过程性、多元性、( )。

A.客观性和发展性  B.开放性和发展性

C.客观性和思想性  D.开放性和客观性

10.平均数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它反映不出数据组中( )的影响。

A.极端高或极端低的数据  B.极端低的数据量差异

C.极端高的数据量差异  D.考试成绩的数据量差异

11.考试内容是由考试( )决定的。

A.过程  B.方式

C.形式  D.目的

12.考试题目( )是指答对题目人数所占的比例,也就是各个题目的答对率。

A.信度  B.区分指数

C.标准差  D.易度

13.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______,而是______的。( )

A.教育传授性…经历性  B.经历性…教育传授性

C.教育传授性…模仿性  D.经历性…认知性

14.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全国要求划一;课程结构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学科内容存在重理轻文、脱离实际的倾向。

A.课程计划  B.教学模式

C.学科目标  D.总体方案

15.活动课程重视( ),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A.在学中做  B.先学后做

C.在做中学  D.边学边做

16.在课堂互动活动的教学中务必把握好的要素:多维互动、( )和动态角色。

A.合作共享、体验创造  B.体验创造、环境真实

C.合作共享、平等公正  D.体验创造、平等公正

17.现代教学媒体可分类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和多媒体。

A.新闻媒体  B.运动觉媒体

C.传播媒体  D.视听觉媒体

18.小学阶段的语言技能目标是以学生在某一阶段“______”为主要内容,而不是检查他们还有哪些缺陷。

A.能做什么  B.知道为什么

C.能学什么  D.知道怎么做

19.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听是对口头信息的( ),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A.接受和产生  B.习得和加工

C.吸收和理解  D.理解和构造

20.一般来说,小学生英语学习要在( ),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默读的能力。

A.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能力

B.听说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

C.听读的基础上培养说写能力

D.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能力

21.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有词汇量、语法知识、智力因素、( )等。

A.情感因素  B.教师水平

C.生理因素  D.教学环境

22.写属于( ),与其他相比较,它留在大脑的印象更深刻,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A.触觉  B.运动觉

C.视觉  D.听觉

23.语言形式由( )等三部分构成,语言在实现它的交际功能时,是它的三个构成部分的综合应用。

A.语言、词汇和语义  B.语音、词汇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语义  D.语音、语法和词义

24.(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痕迹。

A.感知  B.思维

C.注意  D.记忆

25.小学生在体验不同抽象程度的道德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时,有着不同的水平,( )。

A.越具体形象的,越易被理解接受

B.越抽象的,越易被理解接受

C.越具体形象的,越易受感情感染

D.越抽象的,越易受感情感染

26.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包含着三个彼此紧密相联的系统,即个性倾向性系统、( )、 个性的心理特征系统。

A.自我意识系统  B.自我监测系统

C.自我评价系统  D.自我调控系统

27.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 )作用,称为负迁移。

A.干扰  B.破坏

C.阻止  D.抵消

28.第一语言习得指儿童在( )逐渐掌握该语言的过程。

A.家庭语言的环境中

B.学校教育的环境中

C.第一语言的环境中

D.社会生活的环境中

29.语用学派强调第二语言习得者必须掌握语用学,即学习第二语言时,必须同时培养使用语言进行( )的能力。

A.思维  B.理解

C.交际  D.阅读

30.第二语言学习中,记忆策略指采用科学方法,将通过视觉与听觉等手段获取的信息在大脑中储存、( )。

A.分类和提取  B.加工和分类

C.分类和演绎  D.加工和保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际法所体现的学习原则是( )。

A.交际原则  B.趣味原则  C.任务原则

D.意义原则  E.开放原则

2.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的措施有( )。

A.对教材内容作系统的补充和删减

B.调整教学顺序

C.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D.调整教学方法

E.扩展教学内容和步骤

3.听力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听辨  B.辨别与注意

C.辨别与选择  D.辨别与控制性地选择并做短期记忆

E.辨别和选择并作出长期记忆

4.小学生的想象活动中发展得较晚的是( )。

A.现实性  B.具体性  C.直观性

D.概括性  E.逻辑性

5.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非语言因素主要有( )。

A.年龄  B.学习策略  C.智力

D.学习风格  E.社会与心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视听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将_______视觉与录音听觉相结合。

2.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有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_______、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3.在考试成绩分析结果中呈现的基本项目一般有学生数、全距、最高分、最低分、_______、标准差等项。

4.吕型伟提出了“第二渠道”的主张,即把_______视为传播知识的“第一渠道”,把各种科技活动、参观、考察、实际操作等视为“第二渠道”。

5.在M C.LL交互式的英语教学系统中,学生是学习的_______,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诱导、解惑答疑、归纳总结,计算机则担负着“发送”和“评价”的双重作用。

6.常用于句型教学的训练方式有_______、渐进练习、连锁说话、描述图画、游戏等。

7.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应循序渐进,在教书写字母、单词、句子时可采取如下形式:1)书空;2)临摹;3)_______;4)听写;5)默写;6)根据所听短文或对话写问题、写答句;7)看情景写话。

8.为了促进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就应要求他们_______正确,并掌握更丰富的词汇。

9.小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水平与创造想象、_______发展的水平是直接相联系的。

10.一个学生的语言错误可以由他自己纠正,也可请其他同学帮助他纠正,目的是通过纠正错误提高学习的_______和语言质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全身反应法中教师的作用。

2.简述互动性活动的四个阶段。

3.简述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五个组成部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新型活动课程设置的时代意义。

2.试论小学生英语读的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材料分析与任务设计题(共15分)

下图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英语实验教材《新路径英语学生用书3》(小学四年级第1学期用)中Lesson K “Making a Spinner”的“Let's Talk”部分。

请根据这一部分学习内容设计一项学习任务。

设计要求: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参照所附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写出要点即可)。

热点推荐:

2022年全国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汇总

相关文章